北京:“小推車”隔地查漏氣 九成維修不“停氣” 作者:E網燃氣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更新時間:2008-5-6 13:05:06  操作人員推小車沿地下管網上的道路行進,自動將地面收集的 氣體通過軟管傳輸給工人手持的氣體分析儀。
 乙烷分析儀能精確顯示漏氣點來源,再決定是否 要挖開地面搶修,避免受干擾而產生錯誤判斷。
據介紹,目前管網公司已引進30多輛“小推車”,并完成了奧運中心區、奧運場館周邊的普查,在今年6月份,將完成對全市地下燃氣管網的普查和奧運重點區第二次檢測。
燃氣集團輸配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高順利表示,公司還計劃引進激光檢測設備,安裝在車輛上后,檢查時速能達到30多公里。屆時,工人只需開著車沿道路行駛,在車輛安裝的激光儀器掃描的15米范圍內,地下管網的漏氣情況就能一目了然。
兩個小轱轆,一個小抽風機,沿著道路走過后,就能輕松地檢測出埋在地下幾米深的燃氣管網是否漏氣。近日,市燃氣集團管網工人使用新型“手推式管網檢測儀”,對望京地區的燃氣管網進行了安全巡查。
“檢測儀的靈敏度能達到百萬分之一,地下管道只要有針眼大的漏點,它就能檢測出來。”市燃氣集團輸配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高順利介紹,這種手推式燃氣檢測儀是從德國進口,在檢測氣體的同時,也能現場分辨出是燃氣泄漏還是沼氣超標,避免了以往高達20%的誤挖。
據介紹,在采取手推式檢測和管網不停氣維修等多種手段后,目前本市九成以上的燃氣泄漏事故都不用再停氣搶修,減少了以往因維修停氣給市民生活帶來的不便。
■現場
手推車隔地查泄漏
當天下午,燃氣集團輸配分公司管網工人推著一輛兩輪的小推車,沿著望京阜通東大街的地下燃氣管道進行巡查,工人隨身攜帶的氣體分析儀不斷顯示出地下的情況。
“以前巡檢,都得先在道路上打個孔,費時費力,現在只要推著小車走一遍,就能發現管網有沒有泄漏了。”管網所的杜師傅說,小推車非常便捷,一位工人就可能操作。
被稱為“小推車”的檢測器實際名叫“手推式燃氣泄漏檢測儀”,外觀看起來很簡單,前方安有兩個轱轆,緊貼地面的“抗磨尼龍墊”下裝著一個小型抽風機,一根長長的軟管與工人手持的氣體分析儀相連。
操作時,工人握著兩個直立的扶手,像推車一樣沿著道路行走,就能完成對地下管網的檢查。“以前靠打孔檢查,我們一天只能完成0.5公里,現在用小推車,1天能檢測完4公里的管道。”
現場查出漏氣點
“這兒的氣體有點超標了,可能有漏氣點。”小推車走到阜通東大街與廣順北大街交叉路口時,發現了有漏氣的現象。
“只要有百萬分之一的泄漏量,小推車就能檢測出來。”杜師傅馬上安排同事劃定漏氣區域,并在道路上打孔檢測。在穿過道路硬層后,氣體分析儀顯示的泄漏量達到了75%,并確定為地下燃氣管網存在輕微的漏點。
杜師傅說,這種泄漏可能是管網腐蝕引起的,量比較小,對過往行人和旁邊的建筑都不會造成危險。“如果過很久才發現,漏點會進一步擴大,氣體還有可能會串到附近的污水井或電信等井中,要遇到有明火,就很容易引起爆炸。”
在周邊分別打下4個孔后,儀器確定出準確的泄漏點。“這兒是望京的一條主要通道,我們得晚上才能挖開路面進行修復,以免影響交通。” 
 發現漏氣點后,另一名工人用乙烷分析儀確認疑似 漏點是來源于沼氣干擾還是天然氣泄漏。
■比較
“打孔”每月只能查15公里
為什么要用小推車?與傳統機器相比,它的功效如何呢?高順利介紹,目前全市的燃氣管線已達1萬多公里,天然氣日最高供氣量達到3423萬立方米。因燃氣管網大多埋在地下2至3米深處,如發生泄漏不被及時發現,就有可能串到其他密閉空間并引發爆炸。燃氣集團輸配公司每年都要定期組織人員對管網進行巡檢。
之前對管網設施泄漏檢測的方式是5米線檢測及打孔檢測,即對埋地燃氣管線及周圍5米范圍內的其他市政閘井進行燃氣泄漏檢測,對埋在地下的需在燃氣管道上方路面上每隔10米鉆一個孔,然后用檢漏儀檢測是否有燃氣泄漏。
使用這些方法雖然很有效,但輸配分公司下屬5個管網所,在保證完成正常的日常運行和其他生產任務的前提下每個所每月最多只能對15公里的管線進行打孔檢漏,很難定期對全市的地下燃氣管線進行泄漏檢測。
“手推”一天就查3.6公里
除了作業效率低,打孔檢測還要受到路面條件的限制。在部分埋在城市主干道上的管道,不能進行打孔作業,另外打孔的速度也過慢且成本較高。檢查時打一個孔一般需要5分鐘,而且平均打5公里就換一根鉆頭,每年鉆頭的消耗費用就達10萬元。
使用手推式檢測技術后,一臺設備最高每天能檢查3.6公里,檢測精度也提高了近50倍。
“據我們對每年泄漏事故的分析表明,全市每年的燃氣泄漏事故中,因管道腐蝕造成的漏氣能占到管網搶修的三分之一。在采用先進的技術檢測手段后,就能及早地發現漏氣。”
自動分辨干擾氣體
“手推車檢測儀還配備有乙烷分析儀,能自動分析干擾氣體,確定是否存在燃氣泄漏,減少了20%以上的誤挖率。”據介紹,在以往檢測發現泄漏后,無論泄漏量的大小,有關部門都要安排搶修作業,對埋地管線立即進行挖開檢查。
高順利介紹,由于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城市下水道等產生的地下沼氣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普通的檢測方法很容易受干擾而產生錯誤判斷。
在北京的天然氣疑似漏點中,約有40%都是受地下沼氣干擾所致。燃氣集團從德國引進的手推式管網綜合檢測儀,不但能發現極微小的泄漏,還能夠在現場進行乙烷分析,確認疑似漏點是來源于沼氣干擾還是天然氣泄漏。
從去年11月至今,燃氣集團已用綜合檢測儀確認疑似漏點40多起,有24起為天然氣泄漏,16起為沼氣所引起的疑似泄漏。其中,一次燃氣運行工人在西單府右街一處天然氣管線旁閘井,發現甲烷的濃度已經超過爆炸極限。以往需要立即開挖,在通過檢測后,確認是受沼氣干擾。
在新大都飯店后面和甘家口商場前面發現的兩處泄漏區,都處于天然氣管線上方。由于處于繁華地區,都不便挖掘。在檢測儀進行乙烷分析后,最終確認新大都飯店后面的點是沼氣干擾,而甘家口商場前面的點是天然氣泄漏。 
■維修
九成漏氣維修不用“停氣”
在利用小推車發現漏氣點后,燃氣維修工人還自發研制了“不停輸帶壓堵漏”技術,使90%以上的管網漏氣維修不用再大面積減壓,長時間影響居民的用氣。
高順利介紹,以前發現管網漏點時,得提前對漏點周邊的管網進行停氣,把管網氣體壓力減下后,才能進行維修。
“減壓放氣的聲音很大,像火車拉汽笛一樣。”高順利說,采用減壓維修,不僅噪音大、污染環境,同時也使周邊居民家中的燃氣壓力減小,無法正常使用。
而管網公司研制出的“不停輸帶壓堵漏”技術,在修復漏點時不用減壓,還能在不影響下游管網居民用氣的情況下,就完成對漏點的搶修。 |